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人才培养

认知症“混乱期”老人的照护技巧

来源:全国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服务网 发布日期:2023-04-03 浏览次数:819

认知症专家让长期从事认知症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医务人员和护理员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感受,用绘画的方式把日常观察到的认知症患者在出现“行为·心理症状”时的脸部表情特征,特别是眉宇之间的皱纹变化画下来,然后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从大量的绘画中根据认知症患者出现各种症状时的脸部表情特征和频度归纳出“混乱型”“依存型”和“白日梦型”三种类型,并且以此为基础划分出认知症护理的三个阶段,它们依顺序是从“混乱期”到“依存期”进而发展到“白日梦期”。护理专家们针对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特点,研究制定出认知症的护理原则和标准化方法。
-1-
认知症混乱期的主要特征
处于混乱期的认知症老人,脸部表情最主要的特征是眉头紧皱、眉毛上扬、两眼圆睁,因为被害妄想而表现出“愤愤不平”生气或发怒的样子。
图片
混乱期的认知症老人在生气或发怒时,视线僵直,避开身边人的视线,不去对视,且由于被害妄想而经常觉得身边的人在想方设法地“害自己”,所以经常无法正常沟通而说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话
图片
被盗妄想
在“混乱期”时,有的认知症老人在大脑兴奋的状态下,昼夜颠倒,而且表现出多动、烦躁、站立不安
也有的认知症老人会处于大脑疲惫而身体精力充沛的不平衡状态,再加上被害妄想,有时会把护理员的行为误认为“加害自己”,出于“自我保护”突然“暴力回击”动手打人
因为这种被害妄想,认知症老人时常要“逃避”危险,所以,在白天突然会从座椅或轮椅上摔倒下来,或在夜里从床上跌下来,造成骨折等事故。
图片
昼夜颠倒
图片
多动、烦躁、坐立不安
图片
被害妄想
图片
因为被害妄想,夜里从床上跌下来
-2-
认知症“混乱期”的护理
1. “看护”很重要
看护就是家属和护理员用眼睛观察和确认老人的日常生活行为是否正确、是否安全或有危险,以便根据需要进行提示或扶助。对于处于“混乱期”的认知症老人,不但要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而且一定要做好“看护”工作
图片
图片
2. 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
家属和护理员在认知症老人的精神状态稳定下来之前,要把和老人的接触控制在比较小的限度,家属、护理员和老人之间应该“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因为沟通有困难,所以在老人有被害妄想的情况下密切接触反而会使症状恶化,诱发老人为了“自卫”而动手打人。
图片
3. 从侧面或背后护理老人
当处于“混乱期”的认知症老人情绪不稳、做出危险的动作或动手打人,或家属和护理员要防止老人从床上跌下来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从老人身体的正面去阻止或护理老人,以免引起更大的“麻烦和风险”。在这种场合,正确的护理方法是一边用温和的口气安慰老人,一边从老人身体的侧面或背后支撑和护理老人
图片
图片
4. 调节生物钟增加日间活动
“混乱期”的认知症老人在大脑兴奋的状态下,容易出现昼夜颠倒的情况,因为妄想,自己睡不好,还起来到处走动或大声喧嚷影响他人入睡。一般而言,人的体内时钟和节奏可以通过日光来进行调节,因此,对于处于“混乱期”的认知症老人尽可能地要帮助他们养成沐浴早晨阳光的好习惯,而且要增加他们日间活动的时间,为认知症老人准备一些有益健康、简单易行的体育运动
图片
图片
5. 了解老人感受,接受老人的说法
如上所述,认知症老人在“混乱期”会出现被害妄想,而且“被偷盗妄想”的出现频率比较高,往往会把自己身边比较亲近的人怀疑成“偷东西的犯人”。老人自己把钱包等贵重物品收藏到了“安全隐蔽的地方”,随后因为记忆障碍忘得一干二净,找不到东西时又会因为被害妄想而一口断定是家属或护理员“偷走”的,于是闹得满城风雨。
在这种场合,被怀疑的人或周围的人无论怎么解释和辩解都无济于事,因为老人不但根本听不进,而且会对大家否定自己的说法变得更加愤怒。家属和护理员要尽量避免否定老人的说法,应该设法理解老人“东西被偷”的感受,站在老人的立场上接受他(她)的说法,然后开导老人,帮助老人一起寻找钱包或贵重物品
图片
图片

来源:老年照护

友情链接